鼠疫宣教

关于“鼠疫”,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鼠疫,也被称为“黑死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在建国前曾一度在我国流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鼠疫相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a401136bbf610dae219f3eb22802cf8c

一、鼠疫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鼠疫起病急、病程短,人间主要通过带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引起肺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均可发展为败血症,在不加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为30%-100%,属国际检疫传染病。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1]

e1bb5ca96a88fdcd565948edd8dcd374

c035359acd4f01547d53d25946d196e0

 

二、患鼠疫后多久发病

鼠疫潜伏期较短,腺鼠疫多为2~5天(1~8天),原发性肺鼠疫数小时至3天;曾经接受预防接种者,潜伏期可达9~12天。

 

三、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鼠疫分为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通常起病急、患者有畏寒发热、体温会迅速升到39~40℃,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等,继而可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腔道出血及衰竭和血压下降等表现

f089ba6ab1b8c490ccb62e6c8bfe610a微信图片_20230718103935fa56bb21b617136acf459f519782688c微信图片_20230718103953

 

针对危害最大的肺鼠疫,其通常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咳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发绀等临床表现。而腺鼠疫,则以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鼠疫怎么来怎么传?——流行病学特征[1]

(一)传染源

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褐家鼠、黄胸鼠虽然是次要储存宿主,但却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但特别强调的是:肺鼠疫病人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带菌者(包括健康带菌和恢复期带菌)可作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  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

2. 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代飞沫构成传播,造成人间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b97a7daeb94df6c37f0db72b484dd61b

3.经皮肤传播。当不小心接触到病人的痰液、脓液时或病兽的皮、血、肉都可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传入而造成感染。因此,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哦!

(三)哪些人容易患鼠疫

   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创建时间: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