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宣教
关于“鼠疫”,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鼠疫,也被称为“黑死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在建国前曾一度在我国流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鼠疫相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鼠疫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鼠疫起病急、病程短,人间主要通过带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引起肺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均可发展为败血症,在不加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为30%-100%,属国际检疫传染病。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1]。
鼠疫潜伏期较短,腺鼠疫多为2~5天(1~8天),原发性肺鼠疫数小时至3天;曾经接受预防接种者,潜伏期可达9~12天。
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褐家鼠、黄胸鼠虽然是次要储存宿主,但却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但特别强调的是:肺鼠疫病人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带菌者(包括健康带菌和恢复期带菌)可作为传染源。
1.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 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
2. 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代飞沫构成传播,造成人间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3.经皮肤传播。当不小心接触到病人的痰液、脓液时或病兽的皮、血、肉都可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传入而造成感染。因此,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哦!
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