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面对艾滋病,你需要了解这些!

很多人一听到艾滋病感觉很遥远,其实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

 

重视艾滋病的预防,但也不要谈“艾”色变。面对艾滋病,这些你要了解!

 

1. 95%以上的艾滋病是通过性传播

 

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

 

 

2. 纹眉、打耳洞、拔牙等也可能造成传播

 

纹眉、打耳洞、拔牙等工具因与体液接触,如消毒不严格,可能携带病毒,造成传播。因此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工具。

 

3. 别害怕!蚊虫叮咬和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包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4. 艾滋病目前还尚无可以根治的药物

 

迄今,尚无可以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也缺乏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的疫苗。一旦感染艾滋病,需要终身规律服药。

 

现在已有非常好的治疗手段——联合抗病毒治疗,即常说的鸡尾酒疗法。几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通常使用三种药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将控制病毒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5. 发生高危行为2小时内是黄金阻断期

 

HIV阻断药是指暴露后预防的药物,通常指的是在发生了高危行为之后,用来防止艾滋病病毒扩散的药,而且阻断药的成功率颇高。

 

用药时间越早越好,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72小时内服用有较高的阻断成功率。

 

6. 早发现很重要!这些地点可以做艾滋病检测

 

各地疾控中心、医院等机构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发生了高危行为后要尽快前往各地传染病医院的感染科、皮肤科(正常工作时间)或急诊科(非正常工作时间)就诊,尽早做相关检测、风险评估。

 

此外,也可使用药监局批准的自我检测试剂进行筛查检测。筛查检测结果呈阳性不能确定是否感染,还应尽快进行确诊检测,以便尽早治疗。

 

一般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是马上就能检测出是否感染,存在检测窗口期,即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艾滋病抗体或病毒核酸的一段时间。进行艾滋病检测时应避开检测窗口期。一般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约为3周,病毒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窗口期约为2周,病毒核酸检测的窗口期约为1周。

 

7. 感染后应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就已经开始,会逐渐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及早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恢复免疫功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况。

 

 

8. 故意传播艾滋病要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故意传播艾滋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或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而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9.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各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0. 远离艾滋病,做好以下9点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

(2)不进行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

(3)不以任何方式沾毒、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6)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纹身、美容或手术。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染伤者的血液。

(8)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创建时间:2023-07-03